51TV 52TV
CNFLIX CNFLIX

电影与历史:兰博打倒的敌人全是美利坚密友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22   浏览次数:127    评论

1982年《第一滴血》上映,兰博凭借智勇双全的孤身奋战场景,开启长达四十多年的传奇系列。后来陆续出现不少致敬元素,如恶搞片《反斗神鹰2》、俄罗斯的《燧石行动、印度的《为爱叛逆》,以及《魂斗罗》等古早游戏。

可谁能想到,四十年过去,电影里的“敌人”几乎全变成“自己人”,曾经的“潜在威胁”反而是某些政客的“座上宾”。这种魔幻反转,不仅戳破战争片的“意识形态滤镜”,也暴露出“标签随意贴”的荒诞逻辑。


小镇沙皇--保守派的铁票仓




电影里的头号反派全身充斥着井底之蛙式傲慢

首部《第一滴血》的冲突核心相当简单。当退伍老兵兰博途径某落魄小镇,竟由于外表略显邋遢而被视为潜在威胁。而且没有任何辩驳空间,直接升级到与整个小镇条子发生激战。

电影里,小镇条子与随后赶到的国民警卫队都出尽洋相。从表面上看是官僚体系僵化,实则自身水平稀烂,使用包括火箭筒、直升机在内的装备,都无法围剿只有一把刀的兰博。但因为身份特殊,以及得天独厚的排外情绪,总是一幅“受命于天”的正义凛然幻象。



很少有电影的头号反派能像这位一样水平稀烂

回到现实中,这两类人却是“共和党票仓的基本盘”。根据调查显示,超7成的美国条子认同或倾向于共和党,仅有不到2成支持民主党。原因也很简单:老保长期主张对犯罪采取强硬态度、增加条子预算,而进步壬近年一直在强推砍经费,让条子群体普遍感到被针对。

电影里的条子坚持“维护小镇秩序”,现实中的原型则更认同保守派“秩序优先”价值观。换句话说,塑造成功的“反派”,却在现实中的保守派“自己人”。这种极端反差,简直像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“反讽剧”。



电影里的国民警卫队更像是来参加模拟游戏的票友

同时有研究报告也指出,过去十年间,国民警卫队成员支持共和党的比例升至7成。他们更倾向于支持“反对过度干预”的保守派,并且多次在骚乱时负责维持秩序。特朗普也予以公开称赞,而民主党担心会出现过度使用武力现象。

这无疑是电影与现实的“巨大错位”!



《第一滴血5》的毒枭 符合世人心中的传统印象

到2019年,《第一滴血5》上映,片中对反派换成极为丧病的老墨毒枭集团。至少在当时,这些普遍尊崇天主教的外来移民,被认为与传统保守派泾渭分明。

然而,这类刻板印象在近些年飞速调转。许多坚守天主教拉丁裔,纷纷在竞选中转投特朗普阵营。尤其是50-60年代的古巴流亡者后裔,更是抢先成为保守派急先锋。不仅在对外问题上刻意强硬,还主张对包括母国在内的各类“反派”动武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同为SNK作品,以兰博元素为原型的游戏《怒》,与以卡斯特罗、格瓦拉为主角的《古巴英雄》类同。不仅在玩法层面,连场景设计都如出一辙,可谓欢喜冤家。



致敬苹果人审美的《怒》与偏向安卓人的《古巴英雄》


越南--战场敌人变商场伙伴




《第一滴血2》背景设定 符合美国传统的越战创伤审美

1985年上映的《第一滴血2》,让宿敌越南成为主角的复仇对象。兰博重返东南亚丛林,孤身对抗北越军队和他们的苏联顾问。

当时距越南战争完结不过10年。所以,电影里的北越士兵个个凶神恶煞,主角在丛林里的每一步都藏着死亡陷阱。随着全系列唯一女主丧命,兰博终于带起标志性的红头带。



《第一滴血2》是全系列中拥有真正女主的异类

可谁又能想到,越南如今反而成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。当地生产的大量手机、服装,不断输入北美市场,用于换取大豆、玉米等进口农产品,甚至为军队采购“德州人”教练机。

正因如此,两国的贸易额在几十年里翻上千倍。那些吃够苦头、发誓要让越南人付出代价的红脖子老兵们,必须不断向对方支付美金。





曾经的宿敌如今已然是双边贸易伙伴


苏俄-邪恶帝国成保守道友




《第一滴血3》紧跟时事 将背景设定在阿富汗

1988年《第一滴血3》上演,大Boss苏联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。片中的上校在被俘虏后,曾坦诚将入侵阿富汗与越南战争相提并论。岂料数十年后,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迅速从冷淡转向暧昧。

首当其冲的就是普京头号粉丝--特朗普。因为曾受制于“通俄门”调查,无法同俄罗斯达成重大协议,只能走私下渠道来协调行动,避免与对方在叙利亚直接冲突。此举为垂死的阿萨斯政权续命多年。甚至公开献媚:普京是个强有力的领导者,比自家的政客不知高到哪里去!



兰博骑马炸坦克的传奇镜头后来被许多射击类游戏致敬

当然,俄罗斯深耕多年外宣部门功不可没。通常是利用白手套,在各地组建“今日俄罗斯”式宣传结构。然后调动本地动非建制派与俄裔充当肉喇叭,专门以保守议题为突破口,硬蹭自己标榜的东正教传统价值观。

若有特殊需求,则会祭出专业的信息战组合。比如搬出南非白人的凄惨下场,让许多渴望高他人一等的幻想狂们如痴如醉。



南非白人的特殊经历总能引起幻想狂群体的莫名共情

结果,电影里的美国英雄奋力对抗苏联,现实中的总统却幻想着获得俄罗斯认可。哪怕牺牲传统盟友利益,也要为病态的个人价值观杀出一条血路。其中内情是否会在日后曝光,无疑是考验国家公信力的重大课题。

兰博在电影剧终时,赠给阿富汗小孩佛玉佩。作为对比,则是在塔利班手中惨遭毒害的巴米扬大佛。这番无情打脸,足以让任何智商在线的观众都感到怀疑人生。





幻想在下棋的人自己未必不是棋盘上的蝼蚁


缅甸-援助对象已是诈骗庇护所




《第一滴血4》比较罕见的将背景设定在缅甸

2008年,《第一滴血4》的背景设定相对冷门。因为那一年的大事件颇多,很少有人注意到缅甸当局与克伦反抗军的冲突。但片中的圣母NGO,还是与兰博一起放下执念,共同帮助克伦人对抗暴政。

现实中,华盛顿当局对缅甸的情况漠不关心。而且与阿富汗类似,曾为克伦基督徒战友和泰国佛教徒小弟的克伦人,转投缅军而公开庇护诈骗团伙。例如臭名昭著的妙瓦底园区,仅去年就骗到100亿美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片中饰演反派Boss缅军军官的吴敏铁,现实中居然成为反抗组织全缅学生民主阵线成员。该组织早于PDF成立,吴敏铁还因此被捕并被审讯,最后因证据不足等原因被释放。这也是电影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之一。




结语




以两部兰博为剧情蓝本的恶搞片《反斗神鹰2》

当然,任何反转本身,都不应该用意外来强行解释。更多时候,一根筋的脱离现实,最容易引起“自我打脸”式荒诞。推而广之,兰博可以不断翻车,其他荧幕英雄亦没有不坏金身。

只有理解这点,你才能完美破解热血类战争片的本质:

1只是服务于煽动情绪、散播价值观乃至纯粹赚钱的临时道具。无论给什么国家、任何群体,贴上敌或朋友标签,终究只是胶片内的艺术渲染。

2 为强化戏剧效果,必然把复杂纠葛简化成你死我活,将半个宇宙浓缩成一盘大棋。

3 至于剧中形象如何厉害,主要仰仗于导演的风格偏好,以及资方、制作公司等一众上帝的神来之笔。唯独和芸芸众生们的叽叽喳喳没太大联系。



《反斗神鹰2》中的上校角色 直接启用《兰博》系列的同位演员

可惜,人类能从历史中学到唯一教训,就是人类根本不会从历史上吸取任何教训。多少拒绝成熟的精神小伙,一面叫嚣着厌恶爹味教条,转头又不自觉将凡胎肉身归类为安卓魂。

所以,兰博根本不在乎自己会不会翻车,只可能担心受众愿不愿意让事情翻篇......



THE END
10
评论区(0)
最佳 最新 最早
头像
{{e.user_name}} {{e.format_time}}
{{e.content}}
头像
{{child.user_name}} {{child.format_time}}
@{{child.reply_user_name}} {{child.content}}
头像
{{child.user_name}} {{child.format_time}}
@{{child.reply_user_name}} {{child.content}}
展开更多

暂无数据